-->

热量带的定义与划分依据‌

热量带的定义与划分依据‌


‌热量带‌是指地球表面因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形成的带状区域,其划分主要基于天文辐射量(即单位面积接收的太阳光热多少),与纬线基本平行。最普遍的划分方式是将地球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划分界线‌:以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北极圈(66°34′N)、南极圈(66°34′S)为分界线。

‌核心依据‌:黄赤交角(23°26′)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形成不同纬度接收热量的差异。

各热量带的特点

‌热带‌

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3°26′N至23°26′S)。

特点:终年炎热,太阳直射现象显著,昼夜时长差异小。

‌温带‌

范围: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

特点:四季分明,太阳斜射,热量适中。

‌寒带‌

范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特点:终年寒冷,极昼极夜现象显著。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