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2.综合思维  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区域认知 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等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附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素养名称

 

 

素养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能够对现实人地关系问题分析评价,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素养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3)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素养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1)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

2)能够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

3)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

素养4: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1)能够收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科学精神。

2)能够独立或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

3)能够设计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目标,选择并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实现目标。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一)人地协调观

素养

水平

人地协调观

水平1

能够通过简单的、常见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开展;能够简单辨识和生活习惯与地理境之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水平2

能够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理解地理境的主要方式,述人动对地理境的积极与;认识人要遵循自然律,自然和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水平3

够通过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地理的影以及人响环境的方式和强度;理解自然源和地理足人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认识因素的重要性,积极的作用,也会产面影

水平4

过对现实中人地系地域系要分析,理解域中人口、源、境、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系是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二)综合思维

素养

水平

综合思维

水平1

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水平2

能够对给定的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水平3

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水平4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

 

(三)区域认知

素养

水平

区域认知

水平1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能够根据提示将地理现象置于特定区域中加以认识;能够认识和归纳区域特征。

水平2

能够在给定地理事象情境中, 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收集整理区域重要的信息;能够简单解释区域开发利用方面决策的得失。

水平3

能够在给定复杂地理事象中,从空间—区域尺度、区域特征、区域联系等认识区域,能够为赞同或质疑某一区域决策提出相关论据。

水平4

能够将认识空间—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运用于对从全球尺度到地方尺度,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分析;能够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决策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

 

(四)地理实践力

素养

水平

地理实践力

水平1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初步观察与欣赏,获取和处理简单信息,尝试进行地理模拟实验,表现出合作思考的意识与求真、求实的科学能力和态度。

水平2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细微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比较复杂的信息,进行简单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水平3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且比较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分类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比较复杂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表现出独立工作与组织实施的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水平4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且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复杂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能够提出一定的创造性想法,表现出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