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焚风效应

当潮湿空气越过高山时,常在山的背风坡山麓地带形成一种干燥高温的气流,称作焚风。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在迎风坡成云致雨,在背风坡形成干热风的整个过程称为"焚风效应"。
一:形成原因

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它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焚风"产生的原因 。




一般来说,空气流动遇山受阻时会出现爬坡或绕流。气流在迎风坡上升时,温度会随之降低。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出现凝结,以雨雪形式降落。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并以干绝热率增温。因此,空气沿着高山峻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焚风强烈时,常常带来一系列灾害。




二:主要分布地区

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峪 形成的一种热而干燥的风,人们最早发现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效应最为显著。同一时间,在迎风的山南的意大利米兰往往是大雨如注,寒气袭人,而在山北的瑞士却是南风阵阵,碧空万里,干热难熬,呈现出明显的"山前山后两重天"的景象。




另外,南美洲南部大陆东侧的巴塔哥尼亚荒漠的形成也与焚风效应有关。美洲的落基山、俄罗斯的高加索都是与阿尔卑斯山齐名的盛产焚风之地。在我国各地也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二郎山等高大山脉的背风坡,都有极为强烈的焚风效应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



阿尔卑斯山脉
在世界各地山脉几乎都有类似的风,对类似的现象还有类似的地区性的称呼,比如在我国的四川泸州地区称这样的风为火风,智利的安第斯山脉这样的焚风被称为帕尔希风,在阿根廷同样的焚风被称为Zonda,美国落基山脉东侧的焚风叫钦诺克风,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被称为圣安娜风,在墨西哥被称为仓裘风。一般来说,在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会出现焚风现象,甚至更低的山地也会产生焚风效应。



安第斯山脉
三:焚风的影响

1:灾害

1、焚风强烈时,气温迅速升高,空气湿度降低,能使农作物枯萎,树木叶片焦枯,土地龟裂,甚至会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灾害;

2、在高山地区还可以使大量积雪融化,造成洪水泛滥;

3、焚风天气出现时,许多人会出现不适症状,如疲倦、抑郁、头痛、脾气暴躁、心悸和浮肿等。这是由焚风的干热特性以及大气电特性的变化对人体影响引起的。




2:益处

1、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需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的饲养提供丰富的草场资源,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

2、程度较轻的焚风, 能增加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水果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风"。




四:焚风的利用与防治

1、在山地迎风坡,湿气团随地形升高而降温冷却,形成降水。为此,在迎风坡植树种草可防止水土流失,而森林的存在因其增湿降温作用更能够增加降水机会;




2、在适当的位置修建水库和大坝,把储存的水通过输水管道送到需水地区,以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3、在干热河谷地带造林,花高价搞个点做做样子是可以的,但不具推广意义,更不可能持久,因为背风坡森林的存在是很困难的,这一点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带已有实证。




五:相关报道

1:1956年11月13、14日太行山东麓石家庄气象站曾观测到在短时间内气温升高10.9℃的焚风现象。焚风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同时,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石家庄焚当日天气预报图
2:我国台湾地处亚欧大陆东南侧,山脉地形占全岛面积约2/3,中央山脉南北贯穿台湾本岛,地势起伏由平地至最高点约4000公尺,平均山脊高度超过2000公尺,故气流受台湾地形影响甚剧,在台风强劲风力及盛行西南气流吹拂下,于山的背风面常有焚风(Foehn)的产生。发生在1988年5月7日于台东的39.7℃、2003年8月9日于台北的38.8℃及1997年8月6日于宜兰的38.2℃,这些台湾地区单目最高温记录皆是由焚风所造成的,而焚风所引发的极端高温和低湿度的环境,易造成灾害的发生。




3:2004年5月2日台湾台东市区2日清晨4时多开始出现焚风现象,气温从25.6度一路窜高到35.2度,连续两天高温焚风,民众忙着消暑戏水,而农友们则忙着在果园洒水降温。台东气象站表示,焚风现象从清晨4时18分开始,随着相对湿度下降,气温逐渐升高,到早上8时50分,气温已经从25.6度往上攀升到35.2度。短短4小时,将近10度的温差,让公家机关一早就大开冷气,部分民众更不顾危险,跑到市区活水湖或溪边游泳、戏水,而农民则忙着在果园洒水降温,避免果实烧伤。虽然,9时过后,随着风向改变,焚风的现象已经慢慢解除。










4:2004年5月11日,台湾的台东市又刮起焚风,40.2℃的高温创下了台东百年纪录。当日中午12时57分,台东市区突然刮起强烈的焚风,室内外温度如烤箱般急速上升。至13时14分,气温飙升到40.2℃,当地居民苦不堪言。有些民众打开冷气,躲在屋内,有些民众带着小孩,跑到郊外清澈的溪流里消暑。农民们更是叫苦连天,因为最怕热的荖叶和茶树在劲吹的焚风中慢慢枯萎。




5:2009年3月,河北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主要原因是受干暖气团、偏西风和"焚风效应"共同影响,但主要原因是"焚风效应"。石家庄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海拔高度相差1000米以上,当焚风气流越过太行山下降时,石家庄地区常出现"焚风效应",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偏高10℃左右,有时比离山麓较远的东南部市县(无"焚风效应"地区)要高出10℃以上,使得中南部地区的气温迅速升高,再加之天气晴好,太阳辐射较强,加剧了气温升高。

        除了焚风还有其他风。

六、其他的风

      (1)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2)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布拉风常发生在黑海西北部海区、亚德里亚海的东北部海岸(南斯拉夫北部海岸)以及地中海西北角,法国利翁湾等也都有这种寒冷大风(当地叫做密司曲拉风)。最典型的布拉风出现在黑海北岸的诺沃罗西斯克。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但达到灾难性程度的次数一般并不很多。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枉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3)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至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救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4)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5)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6)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原始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_sA6AG4s6IJhoTGl_xrZw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