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能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谈话导入法,通过与学生分享印度人口现在已经达到13.26亿的资料,了解到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必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提问学生影响一个地方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进而引入新课人口的迁移。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人口迁移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1)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变更定居地。
(2)人口迁移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
【教师总结】
(1)人口迁移判断标准: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界限);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长期或永久性,大约1年以上)。
(2)人口迁移除了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外,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还有其他不同:不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
【过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口迁移的类型也有不同,接下来学习一下人口迁移的分类。
2.人口迁移的分类
【问题】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成哪几类。
【学生回答】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教师总结】
(1)国际人口迁移特点: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之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古代,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被迫进行迁移;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改革开放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明显变化,属于自发迁移。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关系图(A、B、C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区),图中的人口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哪些不属于人口迁移?
【学生回答】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教师总结】这个图主要是看人口发生空间位移,看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区界限发生居住地的变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先总结,教师后总结。
作业:预习下一节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