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板块变化较小,增加了避灾、防灾的措施要求,以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l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主要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解读】
本条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自然灾害,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如地质地貌灾害中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气象灾害中的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生物灾害中的虫灾、鼠灾等。具体选择学习哪些自然灾害,可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把握。教师可以重点考虑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讲授,以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加深理解。当然,也要适当照顾我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拓展学生的视野。
因为不少自然现象的成因和过程都安排在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模块中,这里不要求教师讲授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过程机制,而是直接讲致灾过程和灾情。例如,对于台风造成的灾害,不要求讲述台风的形成,而是讲授台风致灾的方式——狂风、暴雨、巨浪等,并由此可能为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果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比较简单,教师也可根据情况讲授。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强度也与人类活动有重要联系,根据这些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内容。"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往往涉及多种因素,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行为。"建议教师将自然灾害的成因的学习设计成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辩证地思考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由于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不可避免性,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时常要面对众多自然灾害,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在"自然灾害"的教学活动中,"避灾、防灾的措施"是重点。教材和教学应让学生理解,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现实思考、分析、讨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中达到"了解避灾、防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