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人口与经济”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本条“标准”强调图文资料的运用。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来看,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实现两岸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等)两个方面来描述。台湾省的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特别要强调台湾省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从自然地理特色来看,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它既具有东南沿海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如多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湿润等,也具有岛屿的个性特征,如多地震、气候局部差异明显、河流短促等。从经济发展特色来看,由于区位因素的差异,每个区域会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结构。台湾省原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区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三次产业均较发达的经济体。由于市场因素的变化,近年来台湾省农业的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于劳动力丰富、海岛相对孤立等原因,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由于市场容量较小的原因,台湾省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由于中部多山,台湾岛形成了环岛分布的铁路和公路;由于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性,台湾省形成了发达的旅游业。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位置与范围”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省位置与范围”2幅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和岛屿构成,强调了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属于台湾省,以及台湾海峡的交通重要性。教材安排了“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阅读”材料,通过对1000多年来主要历史事实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为加深学生对台湾省地理位置与范围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描述能力,教材P.79安排了一组相关“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正文强调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以及“活动”中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台湾与大陆相距很近),旨在从地缘上说明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自然地理环境”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4个自然段的正文内容,分别介绍了台湾岛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的特征。首先,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岛的主要地形类型,山地、平原的分布位置及其面积大小,最高峰及其海拔,地震多发及其原因。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和“台湾岛地形分布”2幅地图。为了让学生感受台湾的山地特色,教材安排了1则“阿里山”的“阅读”材料。为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分布格局,教材P.81安排了“活动”1。其次,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岛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受台风侵袭等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台湾岛的气候特征。为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台湾岛的气候特征,分析造成台湾岛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教材P.81安排“活动”2。再次,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岛的河流状况,让学生了解台湾岛河流众多、短促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特征。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台湾岛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丰富等特征的形成原因,教材P.81安排了“活动”3。最后,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周围海域水产资源丰富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省矿产资源与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相比,储量并不丰富,部分有价值的矿藏经长期开采,储量大幅减少,有的已经枯竭,因而教材表述的是“矿产资源多样”,而不是“矿产资源丰富”。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台湾红桧”照片和“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因“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还表示了台湾岛主要农产品的分布情况,而且这幅图与“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的图幅一样大,两图并排排版,版面更为美观,故而将“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安排在后面。
在“发展中的经济”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从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4个方面介绍了台湾省的经济特色。首先,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台湾省农业发展水平及种植结构的变化,并安排了“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P.83“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特点。其次,教材正文介绍了台湾的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和工业特点(产品大量出口,对外依赖程度高),安排“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照片引导学生感受台湾工业的发展水平,安排“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2幅地图和P.83“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主要工业资源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状况,安排P.83“活动”3引导学生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重要性。再次,教材正文简洁地介绍了台湾海陆空交通状况,安排“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和P.83“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交通分布特点。最后,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台湾省旅游业发展状况,安排了“日月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台湾著名的旅游资源。
课标中有关台湾的“标准”没有涉及人口和城市的内容,但台湾是中国地理的4个必学区域之一,有必要将它较为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基于上述考虑,教材安排了“人口与城市”的内容。如果要将这部分内容与课标进行对应,它对应的课标可以看成是“位置与分布”中的“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在“人口与城市”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台湾省的民族构成和台北、高雄、台南3个比较大的城市。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高山族舞蹈”、“台北‘故宫博物院’”和“高雄市”3幅景观照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感受台湾省主要城市的景观特色。
为了进一步夯实“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总结阶段掀起一个教学高潮,在本节课文的后面,教材安排了一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等形式,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深刻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三、教学提纲
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
2.地理范围(钓鱼岛属于台湾省,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3.台湾海峡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
2.气候特征: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
4.自然资源丰富
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结构变化
2.工业特征
3.交通与旅游
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特征
2.主要城市
四、教学建议
新课导入:
方案①: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入祖国宝岛——台湾。大家知道台湾的哪些地理事物?
方案②:图片导入:投影展示日月潭、阿里山和101大楼等图片,引导:这些景观是我国哪一地区的?(台湾)
方案③:图像导入:投影展示同学们熟悉并喜爱的明星,如周杰伦、林志玲等,引导:这些明星来自我国哪一地区?
方案③: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或《外婆的澎湖湾》,引导:歌曲中相关的地区位于我国哪一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位置与范围】
教学导入:
方案①:直接导入:我们首先来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方案②:设问导入:如果我们从家乡出发,坐飞机直接飞往台湾,应该向什么方向飞行?飞行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在中国地图上量算)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23、8—24,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
(2)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
(3)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
(4)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5)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
(6)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检查学生活动情况,引导并评价。
归纳: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的台湾海峡,阅读下列材料,说出台湾海峡和澎湖列岛的交通重要性。
台湾海峡是我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总面积约8万千米2。
归纳:台湾海峡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P.79“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材料,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导入:
方案①:过渡式导入: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这片神圣领土。了解台湾,首先要了解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
方案②:图片式导入:投影展示玉山、阿里山等台湾山地图片,引导:这些景观反映了台湾自然地理的什么特征?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25、8—26,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3)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4)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
(5)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师引导、评价,归纳:台湾的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2/3);地势大致东高西低;山脉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中央山脉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台湾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台湾也因此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引导:台湾多山的地形,也造就了许多旅游景观,如阿里山等。引导学生阅读P.80“阿里山”材料,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台湾的山地地形及其美丽景色。
过渡:台湾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地区(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这样的位置决定了台湾的气候特征。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30、8—31、8—32,完成下列任务。
(1)台湾岛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简要说说形成这些气候的主要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2)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除山地外,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年平均气温南部高北部低——纬度;山地气温低,周围平原气温高——地形)
(3)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台湾岛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台湾中东部为南北延伸的山脉,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4)讨论台湾岛两种气候类型分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台湾中东部为山脉,海拔高,气温较低)
归纳: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多在22℃以上,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课堂活动:出示八年级上册P.45“影响中国的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或台湾近年所遭受的台风灾害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说出台湾每年夏秋季节可能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
归纳:每年6—10月台湾常受台风侵袭。
过渡:在台湾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台湾的河流具有哪些特征呢?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26,阅读课文相应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中找出浊水溪和曾文溪,观察这些河流的流向,说一说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台湾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或由中间向四周流,这与台湾岛东高西低或中高周低的地势直接相关)
(2)说出台湾岛河流数量和密度大小的特点及主要原因。(河流数量多,密度大,这主要是因为台湾岛年降水量大)
(3)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短促:台湾岛面积较小,多山地。水能丰富: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多山地,落差大)
归纳:台湾岛河流众多,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过渡:在台湾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蕴藏了许多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丰富,台湾岛被称为“宝岛”。台湾岛有哪些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呢?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34和下列材料,归纳台湾的自然资源特征。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52%,多分布在东部山地。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多达3.26亿米3,树木种类近40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多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
台湾岛发现的矿产资源约110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20多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和金、银、铜、铁等,但是台湾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不大。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约1600千米,因地处寒暖流交界处,渔业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场”。台湾有经济价值的捕捞鱼类有20多种。海藻类主要有石花菜、海苔、鸡冠菜与海人草等,其中以石花菜最为重要。台湾省的珊瑚非常知名,产量曾占世界市场的80%左右,因此台湾有“珊瑚之乡”的美誉。
台湾雨量充沛,河川众多,加上地形影响,大多数河流河床多阶地,流经许多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统计,台湾省河川水能蕴藏最高达530万千瓦,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归纳: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水能资源丰富。海洋水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同时,台湾还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地热资源和多样的土地资源。
【发展中的经济】
教学导入:
方案①:过渡式导入:刚刚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资源状况,在这样的资源状况下,台湾经济发展有何特征呢?
方案②:观察式导入:目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省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台湾许多产品进入祖国大陆市场,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来自台湾的产品。
方案③:讲述式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亚洲四小龙”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的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它们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教学过程: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从两个方案中进行选择,一个以自学辅导为主,一个以引导讲述为主。
方案①:自学辅导教学法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达成课程目标。首先,教师展示自学提纲(问题形式)。然后,由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思考分析问题。最后,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和归纳。
自学提纲如下:
(1)说出台湾省的主要产业部门、农产品及其分布规律。
(2)近年来,台湾省的农业结构有何变化特点?
(3)说出台湾省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结构特征、主要工业中心及其分布特点。
(4)说出台湾省的交通状况、台湾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5)举例说明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可以为台湾省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6)说出台湾旅游业的地位,举出几处台湾的旅游胜地。
方案②:引导讲述法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34,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议一议这些农产品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说出台湾岛主要农产品的分布规律,议一议农产品分布规律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3)除种植业外,台湾省还有哪些农业部门也较发达?
归纳:台湾省种植业过去主要种植水稻,现在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成为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这些农产品的种植。台湾省的主要农产品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台湾省的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也较发达。
课堂活动:阅读课文相关部分,了解台湾省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归纳: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过渡: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逐渐起飞,工业占经济中的比重逐渐超过农业,工业成为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课堂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台湾省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1 2011年台湾省的产业结构:农业产值比重为1.75%,工业产值比重为29.49%,服务业产值比重为68.76%。
材料2 2010年台湾省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
年 份
|
加工食品
(万吨)
|
碳酸饮料
(万升)
|
饲料
(万吨)
|
各种成衣
(万打)
|
纸板
(万吨)
|
合成纤维
(万吨)
|
玻璃纤维
(万吨)
|
陶瓷瓷砖
(万米2)
|
水泥
(万吨)
|
钢坯
(万吨)
|
2008
|
43.8
|
28402.4
|
516.5
|
744.5
|
291.0
|
194.8
|
25.9
|
3938.0
|
1733.0
|
1922.2
|
2009
|
46.8
|
31055.4
|
523.0
|
606.0
|
277.5
|
201.4
|
19.5
|
3119.2
|
1591.8
|
1556.6
|
2010
|
47.0
|
29709.9
|
526.1
|
660.6
|
285.0
|
216.6
|
22.6
|
3580.0
|
1630.1
|
2049.8
|
2011
|
49.0
|
31010.1
|
533.6
|
547.6
|
293.1
|
187.1
|
26.4
|
3851.2
|
1685.2
|
2287.9
|
年份
|
便携式电脑
(万台)
|
显示器
(万台)
|
主机板
(万片)
|
光碟片
(亿片)
|
印刷电路板(万英尺2)
|
电子电容器
(亿只)
|
汽车
(万辆)
|
数控机床
(台)
|
发电量
(亿千瓦·时)
| |
2008
|
76.1
|
124.0
|
2339.8
|
94.7
|
71634.9
|
2525.2
|
18.2
|
12699
|
2252.6
| |
2009
|
37.9
|
118.2
|
2467.1
|
92.8
|
73759.4
|
1663.7
|
22.9
|
3628
|
2174.9
| |
2010
|
33.3
|
133.1
|
2479.0
|
88.6
|
110478.9
|
1998.9
|
30.5
|
9558
|
2331.1
| |
2011
|
329.3
|
136.3
|
2622.4
|
75.2
|
116343.5
|
1766.2
|
34.7
|
12944
|
2385.8
|
材料3 台湾省近年来出口货物的分类。(单位:亿美元)
年份
|
出口额
|
农产品
|
农产加工品
|
工业产品
|
2004
|
1823.7
|
3.9
|
20.8
|
1798.9
|
2005
|
1984.3
|
3.8
|
21.1
|
1959.4
|
2006
|
2240.2
|
3.5
|
18.5
|
2218.2
|
2007
|
2466.8
|
4.1
|
18.7
|
2444.0
|
2008
|
2556.3
|
5.4
|
21.7
|
2529.2
|
2009
|
2036.7
|
5.0
|
18.5
|
2013.3
|
2010
|
2746.0
|
7.5
|
21.7
|
2716.8
|
2011
|
3082.6
|
9.0
|
26.7
|
3046.9
|
归纳: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35,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桃园、高雄、基隆等城市。
(2)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3)分析台湾岛铁路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环形分布,主要受地形分布的影响)
(4)归纳台湾岛的交通运输特征。
归纳: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受中部山区影响,台湾岛的陆上交通运输线多呈环形分布。同时,台湾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日月潭”材料,教师补充有关台湾省旅游业的最新数据,如旅游收入、旅游业产值比重等,归纳台湾省旅游业特点。
归纳: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83“活动”3。
归纳:近年来,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密切,对台湾省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人口与城市】
教学导入:
方案①:过渡式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发展中的经济,下面我们来了解生活在这里的台湾同胞。
方案②:图片导入:展示高山族舞蹈、“101”大厦图片,引导:这是哪个民族?生活在我国的哪个省区?这座大厦坐落在哪个城市?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台湾省的人口特点,简要分析台湾省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台湾人口2316万,人口密度为638.9人/千米2,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省份之一,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0.4%,增长趋缓,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归纳:台湾总人口约2300多万(2010年),人口稠密。人口增长趋缓。人口分布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台湾省居民的民族构成。
台湾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主要有汉族、高山族等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7%,高山族不到总人口的3%,约50万人。汉族人口中,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本省人”)占汉族人口的81%~91%,1945年后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外省人”)占汉族人口的7%~10%。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两大分支,其中近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以漳州、泉州人最多,近20%的人口祖籍为广东省,以梅州、潮州人最多。
归纳: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人口祖籍大多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过渡:台湾居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台湾有哪些主要城市呢?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台湾地图上找出台北、高雄、台南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一说台北、高雄、台南市的主要城市职能,说一说阳明山风景区、北投温泉风景区、赤嵌楼等名胜分别位于台湾哪些城市。
归纳: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台北、高雄和台南等。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课后活动:收集资料,请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请就此出一期黑板报(或墙报),或者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附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1.“纲要信号”图示法
在本节的“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进行归纳总结。
“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纲要信号”图表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教学方法。所谓“纲要信号”图表,就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文字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这些信号充分利用了形象思维、事象联想以及视觉记忆等人类思维和记忆的心理特点,因此明显提高了认知效率。
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的关键是要使设计出的图表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内涵,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归纳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时,可以设计以下纲要信号:
【附2:本节活动目标及答案提示】
P.79活动:【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找图、量算、描述等方式,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描述信息的能力。
【答案提示】1.找图略。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南部。 2.在图8—24中量出厦门至高雄约6厘米,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千米,因此厦门与高雄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60千米。 3.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带,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P.81活动:【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描述、分析等方式,探究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提示】1.对比图中陆高表,台湾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上,起伏较大,以山地地形为主。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岛地形分布格局是东部多山,海拔高;西部以平原为主,海拔低。 2.(1)台湾岛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高山除外);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低,周围气温高(等温线呈闭合状态);南部平均气温高,北部气温较低。 (2)台湾岛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较少。台湾岛的降水主要由夏季的东南季风带来,中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找图略。这条界线向南弯曲是因为台湾岛中东部为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3.台湾岛大部分河流自东向西流,因为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台湾岛面积不大,以山地地形为主,因此河流都比较短促。由于台湾岛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地势落差也大,所以水能资源蕴藏量相当丰富。
P.83活动:【活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经济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描述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答案提示】1.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甘蔗、香蕉、菠萝、茶叶、水稻等,这些农产品大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和东部沿海狭窄平原。茶叶多分布在中北部山地丘陵。 2.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东部较少;台湾岛铁路线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而呈环状分布。 3.(1)2010年台湾省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贸易顺差是860亿美元。台湾省平均每人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输出额大约是5000美元。 (2)扩大产品消费市场;扩大发展空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交流,促进创新等。
P.84活动:【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等形式,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答案提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