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感悟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一个先导与样板的作用。本节教材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2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此外,本节教材也是对“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这条“标准”的进一步阐释。
外向型经济是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外向型经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后,逐步将经济发展的目标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向型经济。需要明确的是,本条“标准”不要求掌握外向型经济的规范概念,而是要求运用有关资料,如文字材料、地图、照片、数据和相关案例等,来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应落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上。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优越的地理位置”部分共安排了2个自然段的正文内容,第1自然段介绍了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形成和简称,第2自然段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范围及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自然区域,后者是经济区域;两者的区域范围也不一样,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范围比珠江三角洲要大。为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概况及其经济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教材安排了“珠江三角洲”的“阅读”材料。为配合正文和“阅读”内容,教材安排了“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2幅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组成城市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并为学习“外向型经济的壮大”这部分内容做好铺垫,教材P.52安排了一组相关“活动”。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是本节的主体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重点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市和经济特区深圳市的发展变化、区域产业特色与区域经济联系。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则“阅读”材料和“粤菜”、“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蛇口”、“现在的深圳蛇口”3幅照片。“粤菜”照片配合玲玲、贝贝的对话,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珠江三角洲区域长期以来对外联系十分密切,对该区域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蛇口”、“现在的深圳蛇口”2幅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深圳市的快速发展。此外,为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与分析,从中感悟到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不惜花费较多的笔墨,在P.55安排了一组“活动”。该组“活动”主线突出,方向明确,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学习要求:外向型经济的特征,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及其与香港、澳门的联系。
从总体上看,本节教材的编排思路十分清晰: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壮大→外向型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教学提纲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中国的“南大门”
2.便利的交通运输
3.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区域中心城市——广州
3.经济特区——深圳
4.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产业特色及其与港澳的联系
四、教学建议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生能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要使学生能“分析说明”,就意味着教学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型,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达成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新课导入:
方案①:读图导入:展示广东省政区图(或教材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设问导读: 如果我们将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用直线连接起来,将构成一个怎样的几何形状呢?(三角形),你们了解这三个城市在该区域中的地位吗?(注:学生回答时,可能存在困难)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小结,再引入新课教学。
方案②:承上导入:在前面两节内容中,我们学习了香港与澳门,同学们留意过香港与澳门北靠哪两个城市吗?(展示相关地图,学生回答:深圳与珠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与香港、澳门关系密切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指导: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学习难度并不大,但学生可能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对如何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读图7—23“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7—24“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和“珠江三角洲”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地理位置: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邻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
(2)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交通位置和相邻位置)
(3)珠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根据图中信息,请用一句话归纳出该区域的交通运输特点。(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俱全;交通便利)
(4)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运输分布与哪些自然条件相关。(平原地形为主,河网稠密,港湾众多)
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教材P.52“活动”2,小组合作讨论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环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为“外向型经济的壮大”的学习打下基础。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教学指导: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广州和深圳的经济特色与城市地位、区域产业特色与区域经济联系等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要达成上述学习要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对外开放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请学生在图中圈出深圳、珠海2个经济特区,教师补充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介绍深圳与珠海经济特区设立的历史(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材料,由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2)教师介绍外向型经济的案例,如列举本区域某企业的生产状况,让学生归纳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引进来,走出去”。(完成教材P.55“活动”1)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第一段正文,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历史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并理解外向型经济的含义。
2.话说广州与深圳。
课堂活动:阅读图7—24和教材相关内容,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城市
|
广州市
|
深圳市
|
地理位置
|
珠江口东侧,毗邻香港
| |
城市性质
|
省会城市,综合性中心城市
| |
发展历史
|
历史悠久
| |
发展条件
|
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著名侨乡,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教育发达等
|
国家特殊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廉价的土地资源等
|
产业特色
|
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较好地了解广州与深圳城市发展的特色;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比较法。
3.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产业特色与区域经济联系。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55“活动”2、3,阅读教材P.54最后2段正文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
第1小组:从出口产品和出口额两个方面,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2~4小组:联系香港、澳门的相关知识,分别扮演珠江三角洲区域、香港、澳门三地的居民,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各自生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5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今后发展的方向。
活动开展说明:①本活动涉及的内容较多,建议用1节课完成;②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课前布置好相关的学习任务,便于学生收集资料,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③活动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力求做到言之有理;④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各小组学习的内容不同),在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共享学习成果;⑤需要教师做好评价与归纳提炼工作,鼓励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学的“公平”。
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感悟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区域联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附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1.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经济地理位置是某一地点、地区或城市与外部具有某种经济意义的客观实在的关系。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特殊的区位与交通位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珠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南大门’,毗邻香港和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这一特殊的区位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可能,而发达、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条件则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保证。
【附2:本节活动目标及答案提示】
P.52活动:【活动目标】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知道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答案提示】1.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邻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水陆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劳动力充足而且廉价;低廉的土地租金;相对开放的历史经验等。
P.55活动:【活动目标】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征;知道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感悟珠江三角洲区域与香港、澳门的密切联系。
【答案提示】1.引进来——主要指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经验);走出去——主要指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珠江三角洲区域最初的“走出去”主要是指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由低级产品转向高级的工业产品;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3.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