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析:
第三节 世界地形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5.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6.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和“学看地形图”三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和“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在地形图上,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其他要素用规定的图式符号表示。等高线法是最主要的地貌表示方法,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其他表示地貌的方法还有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等。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如果用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与起伏的地面相截,那么在水平面和地面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平曲线。如果把这些水平曲线都投影到一个标准的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在图纸上,就得到了可以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这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识别”、“判读”、“估算”。其中“识别”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山峰、山脊、山谷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判读”要求学生能简单了解等高线疏密代表的含义。地形起伏的特点,就是通过有高程注记的一系列等高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和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估算”首先要求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等高线值、等高距或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高度表)读(估)出某地海拔,并能根据读出的海拔高度进行简单的差值计算——即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这条“标准”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五种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即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二是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中根据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识别它们。
由于在其他内容中没有从基础知识的角度介绍地形,而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知识对于区域地理学习又很重要,因此,课程标准把这一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结合地形图的阅读给出。本条“标准”学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会阅读有关区域的地形图。对于这五种地形,学生已或多或少有些认识,并且作为常识,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内容更不必要去讲述。“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教材对本部分的编写,没有完全照搬“标准”顺序,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创造性解读。地图部分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抽象,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教材把“经纬网”和“方向”放在第一节,与地球形态联系起来;教材又把“等高线地形图”放在本节,与世界地形联系起来。这样既符合地理规律,又分散了较难知识点,同时又与学生们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在材料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本节教材重视图像的利用,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用图上的优势,图像的数目较多,而且图像的清晰度、色彩的协调程度均较高,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另外,本节教材正文相当简洁,许多难点和重点通过“活动”的形式体现,注意以问题作为知识的切入点,开展探索式的学习。
“陆地地形”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对应课程标准中“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等内容的概念部分,为在地形图中“估算”、“识别”打好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探究性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图2-39直观地表示了这两个概念,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思考,要求学生在剖面图上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为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然后,教材通过四幅图配合简洁的正文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几两组地形类型做出了对比,直观形象,简明扼要。盆地,为一种复合地形,由中部相对低平的平原或高原甚至地势略有起伏的丘陵与四周相对较高的山地、高原所环绕而组成。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幅地形景观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图文结合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了加深对五种地形类型的理解,教材简要地介绍了各类著名地形。重点介绍了陆地上分布最有规律且为其他地形“骨架”的两大高峻山脉分布地带,这种介绍也是为以后理解“板块运动与世界著名山系的关系”做准备。具体的高原、平原和盆地等,教材只提及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五种地形的了解,教材最后安排了“阅读”——“世界陆地地形之最”。按照“标准”的要求,学生不必掌握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因此教材用整页的篇幅放了一张世界地形图(图2-52),提醒学生需要的时候要多查查地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为了巩固学生对地形类型的理解,了解身边的地形知识,教材安排了P.36活动。该活动的开展,通过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海底地形”内容属于一般性知识,它为以后理解海陆变迁打下一定基础。教材利用海底地形示意图,直观地介绍了海底地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以及大洋中脊。
“学看地形图”既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本节的重点。本节中体现的两条“标准”均落实在该内容之中。教材正文简短的两行字只引导出地形图这个名称和简单功能。主要内容是通过图像和“活动”展示出来。首先通过一幅地形鸟瞰图引出等高线地形图,然后通过“玲玲”和“贝贝”的对话,引出分层设色地形图,教材通过展示同一地区的四幅不同类型地图,形象地说明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来历、特点及阅读的方法。再通过活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教材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学看地形图”,这样就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提纲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五种地形类型
(1)平原与高原:地表起伏小;平原海拔较低,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
(2)山地与丘陵:地表崎岖不平;山地较高,坡度较陡,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3)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3.世界著名地形
(1)两大山脉带
(2)著名高原与平原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绘制和特征
(2)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4)判读坡的陡缓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任务较多,特别是学看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获取知识——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读图引导法要贯穿始终,充分利用教材中各种图像,适当补充一些多媒体资料,要求用课件展示各类资料,增强直观性。
【陆地地形】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生并不完全陌生,如山地、平原、丘陵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通过媒体常常见到,在教学中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照片。
教学导入:
方案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其陆地表面形态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下面请看几幅图片(用课件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多种多样的地形造就了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陆地地形。
方案②: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先放映一段中国地形概况的录像,让学生饱览我国壮丽山川和各种陆地地形,由此导人新课。
方案③: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球表面是分布不均衡的陆地和海洋,同时,陆地表面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我们学校所在地(家乡)的地表形态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后)世界其他地方也和我们一样吗?
教学过程:
1.海拔与相对高度
引导: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表示高度的方法有两种: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课堂活动:
活动1:先观察图2-39,后看活动中的文字介绍。教师可以请两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分别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计算他们的身高之差。从而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活动目标——了解和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
活动2:思考并回答“活动”中的两个问题。活动目标——加深对“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估算。
活动3: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有人说珠穆朗玛峰高度有8844.43米,但有人站山脚说珠穆朗玛峰高度只有4000米左右。你能解释这究竟是为什么吗?(生答8844.43米 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是珠穆朗玛峰与山脚的相对高度)。
2.五种地形类型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引导:你能区分这五种地形吗?要想区分和辨认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首先要知道它们的特征。请阅读教材P.34~35。
课堂活动:
活动1:方案①——教师用课件展示自绘的五种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根据阅读教材时了解的地形特征判断地形类型。方案②——利用教材P.36“活动”第1题:读图2-39,判断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活动目标——利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五种地形的感性认识。
活动2:运用比较法区别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活动1进行归纳完成下表。
地形类型
|
主要特征
|
共同点
| |
海拔高低
|
地面起伏
| ||
平原
|
低(200米以下)
|
平坦广阔
|
地面起伏小
|
高原
|
较高
|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 |
山地
|
较高(500米以上)
|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
地面崎岖不平
|
丘陵
|
较低
|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 |
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
|
比较法是对有一定关联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异性和共同特征,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的学习方法。
3.世界著名地形
过渡:我们了解了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你知道世界上的哪些著名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课堂活动:
活动1: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山脉地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山脉带,观察它们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它们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
学生找图经验不足,教师给予学生较充足时间,并引导学生之间合作,最后请学生回答他们观察的结果。
活动2: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等地形区,并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活动3:阅读教材P.35“阅读”——“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图中找出它们。思考与交流:还知道哪些世界地形之最?请在图2-52上标注出来(教材P.36“活动”第2题)。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世界地形之最”(参考“参考资料”)。
活动4:教材P.36“活动”第3题——认识家乡的地形。
(1)说一说,你的家乡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
(2)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课后活动:
教材P.36“活动”第4题:利用沙土等材料,分小组制作陆地五种基本类型的地形模型,介绍本组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
【海底地形】
教学导入:
总体来看,陆地地形的起伏是可以通过目测的,由于被深厚的海水掩盖,海面以下200米漆黑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人们难以直接观察到海底地形的变化。海底地形究竟是怎样的呢?
教学过程:
“海底地形”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要求较低,只是了解层次,因此只要通过直观的图像了解海底的主要地形及简单特征即可。
课堂活动:
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P.36“海底地形示意图”或通过课件展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后,找出主要海底地形,并归纳它们的位置及特点。
活动2: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海底地形剖面图。画完后,教师展示画得较好的作品。活动目的——加深对海底地形的了解。
【学看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图像深入浅出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导入:
方案①: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方案②:在世界地形图中查找主要地形区时,我们发现,平原、高原、山地、海洋的颜色不同,这就是我们表示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一种方式——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会看懂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过渡:为什么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地形的起伏呢?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等高线是如何表现地形的呢?
课堂活动:
活动1:观察教材图2-46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强调主要优势和不足:鸟瞰图直观地显示了地形的起伏大致状况。但鸟瞰图表示的地形很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等等。
活动2:观察教材图图2-47“等高线地形图”,思考: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强调主要优势和不足: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但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等等。
过渡:等高线地形图因为能准确地表现地形起伏状况,因此它是最常用的。因此要学会看它。学会看地形图,就必须了解它是怎样的曲线,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课堂活动:
活动1:老师指导学生看教材P.38图2-47,并用笔描出图中400米的线和-200米的线。思考:这两条曲线上的数值有何地理意义?(海拔高度和深度,且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或深度相同)
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或深度相同,由此引出等高线的定义: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活动2:利用图或课件展示如图①所示的地形图,要求学生观察,发现它有何错误。
图①
活动3:
方案①——教师把自制的大山体模型,按相同的高度(相对高度)水平切割五块,分别沿五块模型底截面线绘出与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线图,在每条线上标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注意观察不同坡度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疏密是否相同。
方案②——对照教材P.38~39“活动”第1题,观察立体的地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注意观察不同坡度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疏密是否相同。
过渡: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可以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各种不同地形了。
课堂活动:
活动1:在教材P.38的图2-47中找到最高山峰、海洋最深处的大致位置。
活动2:观察教材图2-50,归纳描述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别有何特征?
强调: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弯曲,由山顶向山麓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由山麓向山顶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合。
活动3:利用图或课件展示如图②、图③所示的地形图,要求学生观察,它们有否错误,并说明理由。活动目的——加深对等高线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在地形图中识别各种地形。
图② 图③
活动4:完成教材P.39活动第2题的(1)、(2)题。
过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但可以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引导:前面绘制等高线地图时,我们发现立体模型中,坡陡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稀疏。
课堂活动:
完成教材P.39活动第2题的(3)题: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强调: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过渡: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再加上缺少色彩的变化而显得单调,我们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便得到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课堂活动:
观察教材图2-48,它与图2-47相比有哪些优势?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
提问:分层设色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学生根据“贝贝”提示回答,教材给予肯定。
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可归纳如下表:
制作原理
|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 |
着色规律
|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 |
特点
|
优点
|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
缺点
|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
|
课后活动:
完成教材P.39活动第3题——制作地形模型。
(1)利用沙土等材料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2)在你制作的地形模型上,用白色棉纱线表示等高线。
附1 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法对学习和理解新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具有较好效果。
本节教学可在多处渗透比较法,效果也会较好。
第一,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相对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两者都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只不过相对的对象不同而已。
第二,理解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的特征。从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典型地形区三方面进行比较即可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平原是海拔较低(一般低于200米),平坦广阔的地形,如亚马孙平原、东北平原;高原是海拔较高,内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地形,如青藏高原、巴西高原;山地是海拔较高(一般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相对高度一般超过200米)的地形,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丘陵是平原海拔较低,有一定起伏,但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如江南丘陵;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可能起伏小,也可能起伏大的地形,如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
第三,理解地形鸟瞰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势和不足。鸟瞰图直观地显示了地形的起伏大致状况,但鸟瞰图表示的地形很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等。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但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等等。分层设色地形图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但高程表达不够准确。
第四,理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特征。山顶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的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陡崖的等高线重合。
第五,理解陡坡和缓坡的特征。陡坡处等高线密集;缓坡处等高线稀疏。
2.直观图解法:
等高线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图像进行讲解,特别是板图。
学习等高线图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要求是:①判断地形类型。②判断地势起伏情况。③估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④估算某点的海拔高度。学习时必须注意: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相对高差)必须相等,也就是说,不需要标注每一条等高线数据,只要标注相邻两条的数据即可;等高线不能交叉但可以重合(重合时表示地形为陡崖)。学习的难点是山脊与山谷的判断;鞍部的判断。判断时可采用画切线法,即可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山脊或山谷。
如图④所示:过A和B点分别向两侧作一条直虚线,比较A、B、C、D四点的海拔。图中A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C、D两点海拔均为150米,可见是中间低、两边高,即可判定A位于山谷。同样,图中B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E、F两点海拔均为50米,可见中间高、两边低,即可判定C为山脊。
图④
不同的坡面有不同的形态,有陡坡和缓坡之分,也有坡度均匀的山坡、凸坡、凹坡之分,要理解它们与等高线疏密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解法:
陡坡和缓坡:如图⑤和图⑥。图⑤中A、C之间和A、B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均为250米,A、C之间等高线稀疏,A、B之间等高线密集, A、C之间水平距离长,A、B之间水平距离短。用图⑥表示出来,它们之间的坡度差异非常明显。
图⑤ 图⑥
凸坡和凹坡:图⑦显示,凸坡从山顶到山麓先缓后陡,因此等高线应该先稀疏后密集,凹坡从山顶到山麓先陡后缓,因此等高线应该先密集后稀疏,如图⑧。
图⑦ 图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