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读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离开了地图的地理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学习。从事多年的地理教学工作,使我看到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点所在,不明白地图的作用,在自主预习或复习的过程中是脱离地图的看书,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没有读图、析图、理解的意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不够理想,令许多同学感到学习地理困难,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摆脱学生的学习困境,首先应交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为此,我把"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作为我组的教研课题。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读图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能力。要顺利地读懂、读透地图,就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读图技巧。

1、对照课本文字看图

    课本中每幅图一般都有相应的正文文字表述,课堂上指导学生边读文字边看地图,把文字中的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找出来,进行空间定位,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地理信息的整体性,了解各地理事物彼此的相对位置,感知他们的整体空间布局。如学习《世界人口的分布》时,应当让学生将课本文字与世界人口分布图结合起来,首先在课本图中找出人口分布的四大密集区,并对照图例说出他们的人口密度,然后结合图中文字了解人口稠密的原因,最后再找出图中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并简要分析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图文结合,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形成。

2、利用教材中的活动题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多向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在整个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它紧扣正文,既是对正文内容的扩展和加深,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反馈,它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巩固和评价。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课本安排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自传和公转、用橡皮泥等材料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等活动。这些活动可充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更能起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让读图成为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课中,把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让学生感知,如四川地震、海地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山西省的王家岭煤矿进水事故 ……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区域的位置、发生这些现象和这些事故的原因,学生听起来会津津有味,日积月累学生便对地图有了感性认识,不但知道了许多地区、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还知道了世界上刚刚发生的许多热点问题,同时也真正意识到了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生有了读图的兴趣,让读图成为一种习惯便成为可能,为了培养这种习惯,我买了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贴在教室内,课余时间,学生有意无意会看一看,这就对地理学习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同学们达到在"乐中学"的目的,我会给同学们讲一些关于旅游方面的知识,如同学们,想去我们的首都北京吗?想去我国的最大城市上海进一步了解世博会的情况吗?想亲自参观我国著名的长江与黄河吗?想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吗……,此时,我会用多媒体呈现出许多美丽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从思想上感觉到:"啊!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太优美了,不到祖国各地看一看,那不是太可惜了吗?"同学们会非常激动,心情澎湃,我会趁热打铁说:"要想去一个地方,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呢,学生会热情高涨的进入讨论行列"。"位置与我们这儿的距离,那儿的气候怎样,我们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我会引导说:"你们说的很对,要想知道这些,目前最简单明了的办法就是看一下我们的中国政区图",课下,学生会积极地到地图上去寻找,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真正做到了"爬地图"。当然,除了政区图,地图还有许多类型,如地形图、交通图、政治地图等,我都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爬地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做到"玩中学、学中玩",把对地理的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

三、在读图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

    读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不是地理知识的简单罗列,在"无图不成题"的考试原则下,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成为更高层次的要求。试想,当我们拿到一张地图后,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我首先教给学生读图的步骤,第一步看图名,首先明白我们手中拿的是一张什么地图。第二步,看图例,明白不同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如图例中"○"代表城市,"⊙"代表行政中心,"▲"代表山峰,"="代表公路……知道了这些,分析地图便得心应手。第三步,明确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第四步,比例尺,明确读图的步骤后进入"应用"环节,在教学中,对于初一的学生,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分析、小组合作分析阶段,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在析图过程中掌握一节课的重点,学会了从地图中提炼基本信息,再针对相关题目进行拓展延伸,从地图中挖掘出更多的地理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析图能力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四、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中,我运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给学生呈现地图,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分析地图,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五、发挥教师"板图"效应。

   "教室内的张贴地图""多媒体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我们不能忽视了"板书"的作用。对地理学科而言,尤其应注重"板图"效应,教师的板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加深同学们对该图的印象,最大优点在于板图运用灵活。因此在自己的业务学习中我特别注重"画地图"基本功的训练,有了扎实的基本功,课堂上我会随讲随画,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板图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对于许多重点的地图或学生难以记忆的地图,我会带领同学们和我一块儿画,在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下,大多数同学也养成了绘图习惯、具备了绘图能力。体现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最后,我把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法则概括为:"左图右书,边看图边读图、析图、绘图,图文结合。

    总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必须帮助每位学生学会读图与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马良成

                                                                     2013 .11 .18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