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观摩学习的日子,见识到各地精英的精彩演出,真是感觉自己这小车,又“充电”了。看着台上的选手,回顾着自己曾经的优质课之路,听课本上记录了太多的点滴;课间就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热场部分
优质课比赛是不让提前见学生的,只能利用课前那短短一两分钟,“成功的一半”就靠它了。需要精心设计,用的时候却要貌似无心,你放松了,学生才能放松,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你,学生,评委,都期望这样,所以这是必须设计的!
二、导入部分
一堂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人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第一次课堂提问是用来创设情境的,不是用来难倒孩子们的,一定要简单,简单到大多数学生都会,淹死人的水塘往往起步就很深。有这样几种我觉得很值得借鉴:
1、 声影刺激式
视频在导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50节课中,有27节采用了这种方式。但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高技术产业”一节,为了反映高新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老师找到了大量的图片,以爷爷、爸爸和“我”三个不同年代,配合《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三首有时间特色的音乐,精心设计。第一个问题——彤彤一家三代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不要原因是什么?由于“刺激”到位,学生一下子进入情境——科技进步。对一节课起到了引领。
2、 贴近学生式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节中,采用了介绍两位新朋友的方法。“大家好,我是rose,来自美国。……和一位来自印度的小朋友,我上不起学,只能在家帮助爸爸卖水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龄的贴近让学生很有感受,有话可说。
3、 乡土地理式
很多老师都用聊城当地作为例子,所以这种贴近更要出新。在“地图”一节中,一位老师,使用了google地图,从山东菏泽老师的家,输入“山东聊城”,就直接看到了上课的聊城三中,以及当地著名的景点图片。极具现代感。
三、课堂过程
课堂过程要能够吸引学生,吸引听课者。让大家听进去了,你就成功了。这需要很好的课堂设计,和自如的课堂展现。但作为比赛课,难免紧张,紧张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紧张不等于自信,也不等于实力超强,适度的紧张才是正常的比赛状态,意味着生理、心理上的一种“临战状态”,往往会令人超水平发挥。当然克服紧张最好的方法还是平常对教学的研究和积累,胸中有丘壑,自然有风景。过程中得到更多学生的配合,自己的“气场”广阔。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课堂过程。我觉得这几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 应该有一样趁手的教具、学具
自己设计教具,由于独有性,会让大家十分好奇,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关于“地球的公转”一节,要想讲清楚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有规律的移动,凭空想象是很难实现的。现在的课件演示是大部分教师使用的方法,根据“效率倍增原理”,看到的要比动手操作记住的效果相差40%。对于这样一节课中关键点的问题,使用学具是十分值得的。有三位教师使用学具,这又可以看出学具设计的功底,为了标注太阳直射的四个关键点,一位使用了4开大小的大板子,质地为塑料板;一位使用的金属材质;而另外一位就用了课本大小的椭圆形投影片2张,这第三位投资最少质量最轻,却是效果最佳的。真是感慨!
2、 运用好第二语言-版图
不要仅仅用语言去描述,类似的语言:“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东临太平洋……”对于听课的人来说没有直观的感受,如果有几笔版画,彩线条绘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说的过程中,顺手绘出,马上就能吸引大家。这几近失传的手艺,在这次评比中有两位老师使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平时的练习,多在平日课堂中下手出图。
3、 及时抓住课堂生成
省课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哪怕一句串词也是经过斟酌的。可是课堂中教师应该是一位主持人,不是一位演讲者,一节尽在掌握的课会让大家感觉没有激情。这就需要及时抓住课堂生成,与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产生真正的亮点。这需要老师深厚的知识底蕴,临场的机智应变。
四、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让听课者抬头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仅仅是提纲罗列式的板书,抬抬眼皮,最多看一眼,便又把头低下了,这样的板书,除非有一手好字可以展示一下,否则也就没啥效果了。要想超越,板书的结构性、逻辑性必须突出。比如说:有跟位置没有关系的气候吗?有跟地形没有关系的气候吗?有跟地形、气候没有关系的河流吗?有跟自然环境没有关系的人文要素吗?这些要素之间是否可以通过布局的合理设计,以便在总结的时候用线条连一连,箭头指一指,来体现一下我们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这样的板书设计和总结方法,印象一定深刻。
友情提示:
1、无线鼠标带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走动。
2、在别的机器上试过你的课件能运行吗?一项项的验证过?
3、再找找有没有错别字吧。
4、你的u盘一定好用吗?再带个u盘吧,最好能再刻张盘。
5、有可能带上你的笔记本电脑。
教学的艺术,在比较中升华;高手的切磋,助反思中成长。
青岛第五中学 史地生微组 宋蕾